南京地铁一线维保再添“智慧利器”

近年来,南京地铁工务分公司坚持以“智慧工务”建设为抓手,积极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智慧型”班组建设,以“数字化”撬动一线班组检养活力和效率,取得显著效果。如今,一批“新员工”闪亮登场,为轨道土建设备检养工作带来新的的变革。

 

01

出道即巅峰—轨道综合巡检小车

 

 

随着南京地铁的不断发展,轨行区设备数量种类激增,夜间作业天窗点愈发紧张。面对作业时间紧、巡检任务重的情况,如何提高现场巡检效率是摆在维保人员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面对这一情况,工务分公司通过引入配备轨道综合巡检小车,解决现场难题。

 

 

轨道综合巡检小车车重240KG,最大载重量500KG,最大行驶速度20KM/H。车辆采用钛合金底盘,身形小巧,能量巨大。它能沿着轨道高速平稳行驶,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对轨道轨距、高低等各项参数进行细致检测。一旦发现轨道存在细微的尺寸问题、裂缝或其他损伤,便会迅速精准定位,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运维人员,让潜在的轨道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经现场测试,S9号线宁高线石臼湖至团结圩区间双向里程共计32公里,人工巡检需要十余小时,在巡检小车的加持下,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巡检工作,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02

高空慧眼—巡检无人机

 

S3号线起于南京南站,横跨长江,终至高家冲,江南段线路穿插于写字楼、住宅楼之间,江北高架段荒地较多,地势复杂,且土建设备种类繁杂,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巡检是很大的挑战,不仅工作环境恶劣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使用无人机巡检,可大幅度节省巡检时间,提高巡检效率,在巡查一些无人看守的施工场地时无需员工进入场地便可了解到施工场地的全貌,既提高了效率,又规避了风险。

 

 

巡检无人机犹如拥有高空慧眼的“卫士”,它可以轻松飞跃轨道沿线的桥梁、隧道、站台等土建设施。凭借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它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外观进行全面扫描,精准识别出诸如混凝土剥落、裂缝扩大、钢结构锈蚀等病害。无人机的机动性和广域巡查能力,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检在视野和效率上的不足,为设施设备的长期稳定保驾护航。

 

03

设备状况百事通—轨道巡检系统“巡博士”

 

“巡博士”作为新一代电子巡更系统,革新了传统巡检模式,由智能巡查点与智能手机搭配而成。以往,班组巡检需要采用“现场记名”配合纸质台账的方式,耗费时间长,也无法做到信息的即时共享。

 

 

如今,只需将巡查点二维码张贴于现场重点设备、巡道分界点以及伤损部位等关键位置,巡道人员便可在巡检途中,通过手机扫码、拍照上传,快速记录设备的实时状态。

 

 

其中,NAS是班组数据的“最强大脑”,它可以集中存储海量的巡检数据、设备历史资料、维修记录等,班组成员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授权,就能快速访问所需数据,随时比对分析设备当前与过往状态,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NAS的多用户同步功能,确保了大家手头的信息实时更新,避免因数据偏差导致的沟通不畅。同时,其可靠的数据备份机制,如同给珍贵资料上了“保险”,有效防止数据丢失,让班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来源:南京地铁工务分公司

会议专题

更多》

专访

更多》

电子杂志

更多》

学会/协会

更多》
创建时间:2025-01-23 08:4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