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科技创新,开启城轨发展新篇章”G50峰会与您相约深圳!
面向轨道交通技术管理者、创新者与设备企业的专题化、精品化、智能化论坛
9场协同的高价值活动安排,让参会者获得“真需求”、“准合作”
新时期,我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从高速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期,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驱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产学研用服”一体化合力推进轨道交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已成为当前轨道交通产业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实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战略规划中进行了专门部署。
为了更好地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戮力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轨道交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业化应用,支撑轨交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G50(春季)峰会拟于4月18-19日在大湾区(深圳) 隆重召开,同期举行“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成立活动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
大会以“整合科技创新,开启城轨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特邀50位轨道交通领域演讲嘉宾集中展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节能降碳、四网融合等优势技术相互交融,新质生产力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刻内涵与实际应用,合力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新兴理念、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有望形成更多新的解决方案,为“十五五”中国城轨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同期活动
1.专题座谈:《锚定科技创新赋能,解锁地铁新质生产力》、《DeepSeek与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地铁专家闭门交流会议
2.《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成立活动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
3.评选活动:年度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精轨逸智领航者》评选与颁奖仪式
4.数字化专题研讨:轨道交通数智化转型路在何方?
5.节能专题研讨:如何打造“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绿色城轨?
6.供电专题研讨:(1)如何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2)探寻地铁弓网异常磨耗最佳解决方案!
7.市域专题研讨:推进“多网融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8.低空专题研讨:低空经济+城轨,城轨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9.改造专题研讨:把握新契机,赋能城轨既有线改造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
亮点一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暨学术交流会议
为了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轨道交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业化应用,支撑轨交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广东省高校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轨道交通柔性供电研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隧道病险智能感知与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余家机构共同发起“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促进各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创新。
亮点二
聚焦科技创新,聆听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深圳经验”
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中国一线城市,地铁宛如城市的脉搏,承载着千万市民的生活节奏,深圳地铁已经陪伴深圳人走过了20年。目前,深圳市共有567.1公里城轨线网运营,客流强度位居全国第一。同时,还有2条国铁和地方铁路、4条城际线路、20条(段)地铁线路加快推进,“三铁”在建里程达626.64公里。在轨交大规模增量建设的同时,为推动行业存量提质改造、绿智转型升级,深铁集团在全国先行先试,启动了“1+2+N”轨道交通现代化产业示范项目,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模式,研发了一批绿色建造工艺,打造了一批智慧场景应用,建设了一批数字管理能力,形成了具有深铁特色的轨道绿智融合成果。同时,落地实施7个攻关课题,实现产业发展“质中增效”。G50峰会将邀请来自深圳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企业分享和展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深圳经验,为城轨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让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亮点三
面向“十五五”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6大关键议题
议题1. 轨道交通数智化转型路在何方?
当前,轨道交通行业加快迈入数智化时代的步伐。数智化转型路在何方?数字化转型标准是什么?如何更好的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轨道交通高质量融合发展?如何更好的实现感知融合、网络融合、数据融合、智能融合和运营融合?当前轨道交通企业在勘察设计、建造以及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已经取得的数字化创新成果以及难点痛点有哪些?2025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与数智化转型专题将邀请来自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轨道交通信息化与数字化领域的精英为与会者提供全面和深入的回答,为轨道交通企业数智化转型指明方向。
2024年轨道交通数智化转型G50论坛邀请到了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河北省轨道交发展协会、北京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北大学、石家庄地铁、太原地铁、北京轨道、京港地铁、广州地铁、天津地铁、深圳地铁、哈尔滨地铁、南京地铁、福州轨道、佛山地铁、中国铁设、联想集团、美的楼宇、上海电气泰雷兹、湖南中车通号、青岛四方所、国铁京丰、耐力股份、中铁十四局等单位代表的莅临分享。
议题2. 合力推进“多网融合”让人民群众更幸福
随着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轨道交通“多网融合”,特别是地铁和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地铁和铁路存在制式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和管理不一致等问题,轨道交通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如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四网融合”行业标准?如何更好的实现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管理协同?2025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论坛紧跟行业发展脉络,邀请全国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优秀的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如何更好的推进“四网融合”以及关键技术创新应用进行分享。合力推进“四网融合”让人民群众更幸福。
自2018第一届中国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台州成功举办直至今日,中国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论坛陆续邀请到了来自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北京铁路、上海地铁、金山铁路、深铁投、浙江轨道集团、温州铁投、台州交投、苏州地铁、铁科院、中铁电气化局、中车长客、中车四方、中铁上海设计院、中国铁设、铁四院、中铁二院、北京城建设计等单位专家莅临分享,为市域铁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议题3.如何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绿色城轨?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既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据统计,2023年轨道交通全行业年总用电量达249.77亿千瓦时,约占城乡居民总用电量的1.85%,同比增长9.59%。在此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何最大幅度地提升能效和资源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效益;如何最大可能地采用清洁能源,推动用能结构转换;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优化绿色出行,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三个维度的绿色城轨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深圳等地均编制自身绿色行动方案,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转型。2025绿色轨道交通节能技术与绿智转型论坛将邀请来自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轨道交通节能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出席,通过协同创新,为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绿色城轨建言献策。
2024年轨道交通节能转型G50论坛邀请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天津地铁、南宁地铁、青岛地铁、石家庄地铁、北京城建设计、中国铁设、中铁二院、美的楼宇、科林电气、青岛四方所、耐力股份等50家单位精英出席交流。为行业节能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议题4:(1)如何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2)探寻地铁弓网异常磨耗最佳解决方案!—202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可靠性及绿智创新专题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再加上“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与数字化建设迎来新一轮变革,如何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课题。202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可靠性及绿智创新专题将继续邀请来自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在内的50家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通过融合创新合力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以及探寻地铁弓网异常磨耗最佳解决方案!
自2019第一届中国轨道交通供电可靠性及新技术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直至今日,大会陆续迎来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铁电气化局、上海地铁、北京地铁、深圳地铁等二十余业主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天津电化院、中铁上海院等十余家大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西门子、广电电气、良信电器、伊顿电源、士林电气、日立能源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精英到会发言,为不断提高供电专业生产作业效率,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以及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议题5:把握新契机,赋能城轨改造提质增效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15年以上的线路有30余条,运营10年至15年的线路有50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大修改造需求日益迫切。近期,多地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更新的新政策,行业纷纷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步伐。把握新契机,赋能城轨改造提质增效,2025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可靠性与既有线改造专题论坛将邀请来自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区的轨道交通企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如何提升既有线安全可靠度?如何提升既有线运营效能?如何提升既有线资产利用效率?如何提升既有线自主化能力?如何提升既有线绿色智慧化?以及在通信、信号改造、车辆改造、站段及机电设备改造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浅出的分享,赋能城轨改造提质增效。
议题6.低空+轨道,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深铁集团打造了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抢跑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目前深圳、青岛、合肥、苏州等城市城轨交通发力“低空经济”,2025低空经济与交通先进科技创新专题将邀请全国轨道交通产业与低空经济产业精英出席,加强交流与合作,探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包括:低空+轨道交通领域的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应用;低空+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监测与安全防护应用;低空+轨道交通领域的应急响应和抢险救援等应用;低空环境下通用感知技术;低空系统的通信技术;低空无人机的巡检、导航与控制技术;低空系统的空域管理技术等进行交流讨论,以期加快培育并形成“轨道+低空”的新质生产力。
亮点四
《锚定科技创新赋能,解锁地铁新质生产力》、《DeepSeek与轨道交通》地铁专家闭门交流会议
1.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次深刻革命,轨道交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行业深刻变革。
2. 探讨DeepSeek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成果并对前景进行展望,共同推动全国智慧轨道交通发展。(包括:DeepSeek在轨道交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DeepSeek 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亮点五
首次发起轨道交通发展《新质力机构》评选活动
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表彰上年度为轨道交通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大会同期发布与颁发:《轨道交通新质力企业奖》、《轨道交通科技成果奖》(优秀应用案例、优秀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精轨逸智领航者奖》。
亮点六
创新企业与轨道交通企业互动交流活动
轨道交通企业信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专家与演讲企业专家、展览企业创新专家深度交流,让双方找到“真需求”,获得“准合作”。推动轨道交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撑轨交产业高质量发展。
亮点七
智能会议,与传统会议不同的参会体验
G50峰会简介
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G50峰会由50位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及大会秘书长共同参与筹划组织,是轨道交通企业创新者协同创新与定期交流活动,大会以“让想法产生更多想法,创新激发更多创新”为目的,通过全面调研分析,基于轨道交通用户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确定交流主题、议题及报告嘉宾,参会嘉宾将为参会者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同期举办年度轨道交通科技成果与人物评选,鼓励创新。我们真诚的期待行业专业人士莅临现场发表真知灼见,并在此次论坛上与参会者一起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
《轨道科技》全媒体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
协办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电磁环境效应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合作期刊: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杂志
《高速铁路技术》杂志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杂志
承办单位:
广东省高校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
《轨道科技》全媒体
报名参会
↓↓↓
-
《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批后公布
넶10 2025-03-27 -
洗牌!广州地铁全面接管!
넶9 2025-03-27 -
事关合肥地铁四期规划,最新回复来了!
넶27 2025-03-27
-
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拟任新职!
넶0 2025-03-29 -
王进喜已任国铁集团党组副书记!
넶61 2025-03-04 -
南京地铁集团总经理最新任免!
넶35 2025-03-04
-
总投资约136亿!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获批!
넶31 2025-03-05 -
官宣!宜常高铁获批
넶48 2025-01-07 -
114.6亿!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公示
넶96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