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G50(春季)与您相约深圳!

邀请函

 

各相关单位:

新时期,在国家大力推进交通强国等政策引领下,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开始由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如何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轨道交通,加快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以及降本提质增效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实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战略规划中进行了专门部署。

为了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G50(春季)定于4月在 (深圳) 隆重召开。

大会以“科技创新让轨道交通更安全、便捷、绿色、智慧”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轨道交通管理者、技术标准制定者、创新的先行者、新技 术新理念的示范者通过主题演讲、座谈讨论、创新评选、实地参观等方 式就轨道交通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绿色节能低碳、供电可靠性与绿智化创新、既有线改造以及市域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现诚邀贵单位支持并安排相关管理者、技术标准制定者、创新的先行者、新技术新理念的示范者出席交流,共同促进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往届大会

 

 

大会专题

 

数智化转型路在何方?

2025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与数智化转型专题研讨会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轨道交通行业也加快了迈入数智化时代的步伐。数智化转型路在何方?数字化转型标准是什么?如何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融合发展?如何实现感知融合、网络融合、数据融合、智能融合和运营融合?本届专题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同时邀请国内外轨道交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与数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分享。

 

推进“四网融合”与关键技术创新

2025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论坛

随着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特别是地铁和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地铁和铁路存在制式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和管理不一致等问题,轨道交通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如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四网融合”行业标准?如何实现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管理协同?本届论坛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同时大会将邀请全国市域轨道交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市域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分享。

 

促进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绿色城轨

2025绿色轨道交通节能技术与绿智转型专题研讨会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既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据统计,2023年轨道交通全行业年总用电量达249.77亿千瓦时,约占城乡居民总用电量的1.85%,同比增长9.59%。在此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何最大幅度地提升能效和资源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效益;如何最大可能地采用清洁能源,推动用能结构转换;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与城市协调发展,优化绿色出行,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三个维度的绿色城轨将是本届会议探讨的重点。与此同时,当前深圳、上海、南京、重庆、温州、成都、广州、宁波等地均编制自身绿色行动方案,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转型。为此,本届论坛将邀请全国轨道交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实践案例与成果进行分享。

 

聚焦城轨绿智融合,推动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

202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可靠性及绿智创新专题研讨会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再加上“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与数字化建设迎来新一轮变革,如何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运输系统,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课题。本届论坛将继续邀请全国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就如何提高供电专业生产作业效率,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以及供电系统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度探讨。

 

如何进一步赋能城轨改造提质增效?

2025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可靠性与既有线改造专题研讨会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15年以上的线路有30余条,运营10年至15年的线路有50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大修改造需求日益迫切。近期,多地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更新的新政策,行业纷纷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步伐。本届论坛将邀请全国轨道交通管理者、创新的先行者在既有线更新改造过程中就如何提升既有线安全可靠度、提升既有线运营效能;提升既有线资产利用效率;提升既有线自主化能力以及在提升既有线绿色智慧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分享。

 

全球综合立体交通发展的新质生产

2025低空经济与交通先进科技创新专题

低空交通作为物流运输、载人出行、巡检监测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的新型交通模式正逐步成为全球综合立体交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随着低空应用场景的铺开,低空交通将会越来越繁忙。对于低空交通将会面临的挑战,本届论坛将就低空交通最新政策与标准;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低空交通新基建、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保障与低空运行保障;低空交通数智管控平台建设;路空协同多资源融合以及低空+交通领域的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应用;低空+交通领域的智能监测与安全防护应用;低空+交通领域的应急响应和抢险救援等应用;低空环境下通用感知技术;低空系统的通信技术;低空无人机的巡检、导航与控制技术;低空系统的空域管理技术等关键点与难点进行交流讨论,共同促进低空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组织机构

 

组织单位:

 

特别支持:

协办单位:

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合作期刊:

 

承办单位:

广东省高校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

《轨道科技》全媒体

 

报名须知

 

轨道交通业主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免费参会 (提供培训材料及午餐、晚餐、茶歇) 。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会请联系会务组。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组委会秘书处

 

参会演讲

联系人:张飞扬

手机:13120951170

 

媒体合作

联系人:汪女士

手机:19276493464

会议专题

更多》

专访

更多》

电子杂志

更多》

学会/协会

更多》
创建时间:2025-01-16 14:31
浏览量:0